高雄律師推薦 - 林怡君律師
    這些事你有可能已經觸法:一般民眾可能不小心會做的9個犯法行為(上)

    這些事你有可能已經觸法:一般民眾可能不小心會做的9個犯法行為(上)

    發布日期:3/9/2024

    生活中,法律如同無形的網路,維繫著社會的秩序,保護著我們生活中許多層面。不過,許多看似日常的行為,若我們不清楚這個行為相關規範,都有可能觸及法律的界線。以下幾種行為,是一般民眾,可能會無意間觸犯法律的行為,大家不妨一起來看看,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小心,已經做過以下9種會觸法的行為呢。

     

    1. 網路言論誹謗

    在網路上、社群媒體留言發表意見,是當今社會的常態,但是言論自由並非無限制。在網路論壇上發表對某位政治人物的激烈批評時,若使用了不實的信息、並帶有侮辱性的言語,這些評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病毒式傳播。那不僅會面臨到網友指責,更會因為誹謗而被提起訴訟。誹謗不僅限於對公眾人物的言論,對任何個人的不實言論,都有可能構成誹謗。因此,即使是在網路上的匿名評論,我們也應保持警覺,避免隨意發表可能損害他人名譽的言論。

     

    2. 隨意轉載他人作品

    著作權法的保護範圍非常廣泛,包括文學、音樂、美術等各種創作。即使我們在個人社群,分享了一首未經授權的流行歌曲,可能認為只要不是用於商業目的,就沒有所謂的侵權。然而,法律對於創作的保護可能比我想的還多。即使是在私人社群媒體上分享,也可能構成侵權行為。著作權持有人,可以要求對未經許可使用其作品的人進行賠償。因此,在轉載任何作品前,尤其是那些看似無主的圖片、文章或是音樂,我們都應該先確認,是否有足夠的權利這麼做。

     

    3. 私自改變租賃的用途

    租賃合約通常會細分租賃使用目的,這是為了確保房東出租的權益。假設租了一間公寓,不久後卻將房屋租給別人,並未告知房東。這會違反了租約中規定的居住用途,房東發現後提出警告,並且有權利終止租賃合約。如此,我們可能會面臨,與次租人間的賠償問題,無論是在租屋、還是其他物品的租賃,都應遵守合約的規範,有任何異動都應與出租人商議。

     

    4. 隱瞞瑕疵出售物品

    在交易中,隱瞞商品的缺陷是一個常見的問題。例如:在二手物品交易中,向買家隱瞞了商品有瑕疵的事實,當買家發現真相時,不僅可以要求退換貨,消費者更可以提出申訴、或是提出訴訟,要求賠償損失。這類隱瞞行為,不僅損害了買賣雙方之間的信任,也嚴重違反了交易過程中的誠實信用原則。賣家在出售任何商品或服務時,都應該坦白其可能的缺陷或過往的問題,以避免法律責任和損害賠償。

     

    5. 未經同意的拍照或錄影

    現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幾乎是人手一機的時代,拍照和錄影相當方便。但是,這也帶來了隱私權的問題。假設我們今天在外隨手拍攝,原是要拍攝風景,卻無意間拍到一對情侶的親密互動,並將影像上傳至社交媒體。當事人發現後感到極度不舒服,並認為自己的肖像權被侵犯。他們可以根據侵犯隱私權的法律規定,對拍攝者提出求償。在公共場合,即使是出於好奇或玩笑,未經他人同意進行拍攝和分享,按下快門的那一刻,可能就已經觸法。